河南戏曲种类达45类,堪称地方戏曲大省,豫剧、曲剧、越调最有名
河南,地处中原,厚重的文化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土壤。据相关资料统计,河南戏曲种类达45类之多,堪称“地方戏曲大省”。河南戏曲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方大戏,大多反映政治、军事等社会重大问题的剧目,具有热烈、红火等特点,最有名的有豫剧、曲剧、越调等。一类是地方小戏,大多反映家长里短等生活琐事等,具有情趣,最有名的曲剧、二夹弦、道情等。
豫剧,不仅是河南的第一大戏,也是全国的第一大戏,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豫剧建国前,称为“河南梆子”,解放后才改为豫剧。豫剧在其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名家,如六大名旦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当代豫剧十大名旦张宝英、、牛淑贤、王清芬、虎美玲、李喜华、营爱梅、朱巧云、李金枝、陈淑敏、马莉、胡小凤、章兰等,并有30多人获得戏曲梅花奖。同时,留存下一大批经典豫剧名剧、名段,如《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打金枝》、《三哭殿》,《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秦雪梅》《秦香莲》等。
河南曲剧,又称河南曲子,是河南的第二大戏种,在国内也属于年轻的剧种。以清新淳朴、优美动听的艺术特色,为广大群众所喜爱。2006年, 曲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曲剧名家有张新芳、王秀玲、胡希华、马骐等,以及曲剧十大名旦方素珍、刘青、刘艳丽、王玉莲、乔杏娥、杨环、李卫红、张兰珍、孙玉香、张晓红等。著名曲目有《陈三两爬堂》 、 《风雪配》 、 《卷席筒》 、 《阎家滩》 、 《草人媒》 、 《寇准背靴》等。
越调,也是河南地方戏曲里影响最大的一个。2006年5月20日,越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人物是申凤梅、毛爱莲、张秀卿、杨桂芝、何全志、马兰等,代表曲目有《李天保吊孝》《收姜维》《白奶奶醉酒》等。
河南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丰富多采的戏剧种类,在河南戏剧园地争奇斗妍,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渴求,成为了人们的精神食粮。
再不保护就晚了!河南还有这些稀有剧种
河南是中国的戏曲大省,省内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深受群众喜爱,名家名作频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然而,在三大剧种之外,河南还有不少独具魅力的稀有剧种,你是否都了解呢?
太康道情
太康道情源于春秋远古时代,是一个历史悠久、唱艺新颖、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欢快流畅的稀有剧种。清同治十一年左右,豫东一带的曲艺人吸收借鉴了曲艺鼓儿词、莺歌柳、豫剧、越调及当地民间小调,形成了道情剧种。此后,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加工、完善和改进,道情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太康道情以唱功为主,其声腔或低迥婉转,妩媚情柔,或俏丽活泼,欢快激越。擅长于叙事抒情,以声控塑造人物。道情多以“三小”戏为主,尤善表现家长里短之间民间俚俗,充满豫东一带的乡土气息。盛传“宁可让家里的面发酸,也要看看太康的道情班”。2006年太康道情剧种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平调
四平调由豫东花鼓演变而成,后经过挖掘整理,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逐渐完善形成了其特有的唱腔及表演风格。四平调为花鼓曲调配乐,以六棱高胡作为领弦乐器,以梆子戏的打击乐器烘托气氛。剧名取花鼓戏唱腔“四平八稳”之意,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又贴近百姓生活的地方剧种。
由于四平调的演变发展过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业内专家称之为“中国戏曲发展的缩影”,在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2006年5月20日,“商丘四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平调
大平调是流传于中原五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声腔属于梆子腔系统,流行地区以曹州(今菏泽市)为中心,跨冀、鲁、豫、苏、皖越五省边缘地带,西到郑州、陈州(今淮阳),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东到济宁、兖州,号称流行五省八州。
由于它的定弦、唱腔都比号称高调的山东梆子、定名反调的横笛梆子(即河北梆子)低,所以称为平调。又因它使用的梆子长50厘米、5斤多重,当地观众也叫它“大油梆”。故又称为大梆戏、大油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通称为大平调。 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平调、西路平调和河东平调。
二夹弦
二夹弦,是主要流行于鲁苏皖豫交界一带的地方戏,群众也称它为“大五音”。因为它的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因而群众按照其方言习惯称它为“两夹弦”。河南省的开封、商丘两地区及延津县、台前县均有专业的二夹弦演出团体。
开封二夹弦有着悠久历史,以其独特艺术风格、典型的地域特色、灵活多样表演形式、经典演出剧目在河南省戏曲舞台上独树一帜,以二夹弦旋律创作的电影《李双双》主题曲《小扁担三尺三》在当时红遍祖国大江南北。
2008年6月7日, 河南省开封市、山东省定陶县、安徽省亳州市、滑县联合申报的“二夹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 琴 戏
柳琴戏是豫东地区稀有剧种之一,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形似柳叶的柳琴而得名,堪称“河南一枝花”。它流行于豫、鲁、苏、皖接壤地区,在河南境内主要分布于永城、夏邑、虞城、商丘一带。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柔润婉转、高亢圆脆,乡土气息浓郁,具有迷人的魅力,因此又被人们称为“拉魂腔”。永城柳琴戏2012年5月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丝弦道
丝弦道,学名清音,由清末民国时期创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主要流传于驻马店、信阳一带,安徽、山东、湖北、江西、河北等地区也有分布。
丝弦道的唱腔音乐形式与与鼓子曲类似,为联曲体,演唱者围桌而坐,各执乐器,有时单唱众和,有时众唱单接。其曲目、板式,与当地的民歌、小调,方言俚语等有着密切关系,洪、汝河水系的民歌、小调是丝弦道曲牌的重要乐汇来源。丝弦道音乐由唱腔、伴奏、击乐三部分组成,曲调古朴优雅、柔美悠扬,具有低沉、柔缓哀婉、抒情的特征。
内乡宛梆
宛梆是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后,结合南阳方言俚语、民间音乐而形成,流行在河南南阳的地方戏。它形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有近400年历史。早期人们称其为“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因南阳简称为宛,解放后,改名为“宛梆”。
宛梆曲调丰富,唱腔激昂,其声腔高亢豪放,男声用大本嗓,给人以粗犷、豪迈、奔放、明朗的感觉。花腔则是宛梆声腔艺术中,比较突出和独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和类板式的结构中都有花腔、生、旦、净、丑各种行当皆可用之。特别是女声唱腔的高八度呕音花腔,娓婉清亮,配之梆胡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是其声腔主要特色,堪称一绝。
河南的这些稀有剧种,历史悠久、剧目丰富、唱腔独特,承载了一方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然而就是这些戏剧舞台上的“大熊猫”、戏剧史上的“活化石”,目前却面临着传承后继乏人、剧种濒临灭绝的窘境。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艺术,怎样使这些稀有剧种焕发新的生命力,是所有戏曲从业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相关问答
河南 都有什么剧种?在我們範縣,經常聽的戲曲有:山東梆子丶京劇丶豫劇丶河北梆子丶棗梆丶大平調丶四平調丶二夾弦丶大弦子戲丶柳子戲丶墜劇(化妝墜子)丶大笛子羅羅!五樣腔丶山東花...
河南戏曲 目录?版、俏佳人版、安徽版)《穆桂英挂帅》(胡小凤、牛淑贤)《朝阳沟》(王善朴、魏云、高洁、杨华瑞)《人欢马叫》(王善朴、常...《穆桂英挂帅》(胡小凤、牛淑贤...
河南 相应的 戏曲 名称?河南戏曲丰富多彩,截止目前为止,有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有28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豫南花鼓戏,大弦...河南戏...
河南戏曲 有哪些种类?河南是中国的戏曲之乡,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戏曲剧种。以下是一些在河南流传较广的戏曲剧种:1、京剧:京剧是中国四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也是河南省最具代表性的...
河南戏曲 名称?河南的戏剧最著名的有豫剧,曲剧,越调,二夹弦,四股弦,以及大平调等,当然最出名的是河南豫剧,豫剧不但在河南省出名,而且在周边几个省区都非常流行。河南的戏剧...
河南 的代表剧种是什么 - 懂得河南豫剧,这是代表剧种河南省:豫剧河南越调南阳梆子大平调怀梆怀调大弦调罗戏卷戏河南曲剧河南道情豫南花鼓戏乐腔五调腔
河南 有多少 戏曲 种类?河南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戏曲种类。以下是一些河南的主要戏曲种类:1.豫剧:豫剧是河南的代表性戏曲,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河南开封...
河南戏曲 代表剧种是什么?豫剧。最有代表河南戏曲剧种的就是河南豫剧了,也被称为河南梆子,这是全国的第二大剧种,其次是曲剧和越调,当然了河南还有很多的其它剧种,因为河南省就是一...
河南 省有多少个 戏曲 剧种?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有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
河南 有那些 戏曲 剧种?著名的有哪些? - kyoya酱 的回答 - 懂得豫剧。豫剧:(英文:Yu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